讼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讼书的简介:

sòng shū
1.诉状。

  • AI解释

词语释义

讼书(sòng shū)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并不是一个现代汉语中常见且标准的词组或术语。在古代中国法律文献和文言文中,“讼书”通常指的是:

  1. 诉讼文书: 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后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时所提交的各种正式书面材料。
  2. 诉讼记录: 指的是对诉讼过程的文字记载,包括案件的受理、审理及判决等内容。
  3. 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讼书”也可能用来泛指与法律纠纷相关的文书或文件。

造句

  1. 老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准备了一份详尽的讼书提交给法院。
  2. 官府将讼书详细地记录在案,为后续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律师提醒客户,撰写讼书时要确保语言准确无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麻烦。
  4. 在古代中国,人们一旦发生纠纷,就需要准备讼书,以证明自己的诉求。
  5. 通过研究古代的讼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的法律观念和司法程序。

请注意,“讼书”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且可能与特定历史或语境相关。如果是在特定的情景下需要使用该词,建议根据具体情境适当调整其含义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分词解释

sòng

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2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3 自责:自~。4 古同“颂”,颂扬。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