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科打诨的拼音、解释、组词
设科打诨的简介:
shè kē dǎ/dá hùn
1.谓表演各种戏剧动作和诙谐的语言。
1.谓表演各种戏剧动作和诙谐的语言。
- AI解释
词语“设科打诨”源自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尤其是指在戏剧或曲艺表演中设置的情节和用于调节气氛、增添趣味的玩笑或幽默部分。其中,“设科”指的是设计和安排情节的意思;“打诨”则是指演员在适当的时候插入一些与剧情有关联但又带有调侃性质的话语或动作,以增加戏剧行动的趣味性和观众的娱乐性。
详细解释
- 设科:根据剧情需要,精心布置各种场景、道具和角色关系等。
- 打诨:指演员通过即兴表演、插入俏皮话或与情节相关的小插曲来调节气氛,有时也用于揭示人物性格特点或推动情节发展。
造句
- 在这出戏里,主角与配角之间的对话巧妙地融合了“设科打诨”的元素,使得整个剧情既紧凑又充满幽默。
- 导演特别强调,在《白蛇传》的演出中加入适当的“设科打诨”,能有效提高观众的兴趣。
- 为了更好地体现古代文人的风雅与诙谐,“设科打诨”成了这部古典戏剧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在传统相声表演中,艺人们常常运用“设科打诨”的技巧来逗乐观众,让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 演员们在排练过程中不断尝试不同的“设科打诨”,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时机和方式以增强演出效果。
分词解释
设
shè
1 布置,安排:~立。~置(a.设立;b.安装)。~宴。2 筹划:~计。~法。3 假使:假~。~或。~身处地。
科
kē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打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