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稀疏的简介:
xī shū
1.亦作"稀疎"。 2.不稠密。 3.犹言冷落﹐疏远。
1.亦作"稀疎"。 2.不稠密。 3.犹言冷落﹐疏远。
- AI解释
《稀疏》一词在中文中通常用来形容物体、现象分布不密集,数量较少,或者在某个范围内分布的频率较低。它可以用作形容词或副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详细解释
- 名词:稀疏可以指某样事物分布的密度很低的状态。
- 形容词:
- 在描述物体的数量时,表示数量较少、分布不密集。
- 在描述空间布局或状态时,意味着某个区域内的物体或事件出现得比较分散或者间隔较大。
- 在描述数学概念时(如稀疏矩阵),它指数据集中大部分元素为零的情况。
造句
- 用于描述数量较少的场景:学校操场上的花很少,显得非常稀疏。
- 形容物体分布不密集的状态:公园里的人很少,给人一种静谧而稀疏的感觉。
- 在自然环境中:丛林中某些植物因为光照不足而长得很稀疏。
- 用于描述稀疏的网络连接状态:虽然手机信号良好,但实际可用的数据服务却显得有些稀疏。
- 数学或统计学上的应用:这个数据集中有很多零值,所以可以说是稀疏的数据集。
以上就是“稀疏”一词的一些解释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五个例句。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稀
xī
1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疏。~落(luò)。~客。依~。2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薄。~料。~释。3 少:~少。~罕。~奇。古~之年。4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烂。~碎。~松。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