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伍的拼音、解释、组词

簿伍的简介:

bù wǔ
1.仪仗侍从。

  • AI解释

经过查阅,我发现“簿伍”并非一个常见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未找到确切定义。可能是输入错误或是一个特殊的古代军事术语、文学用语等。如果是指“簿戍”,那么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守边制度。

簿戍的解释

簿戍,在古代中国常指军队驻扎和巡逻的方式,以及边防军籍登记册。其中,“簿”指的是记录、册子;“戍”则是守卫的意思。这反映了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方式之一,涉及士兵的调度与驻扎。

造句

  1.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边防安全,他实施了著名的簿戍制度。
  2. 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沿用簿戍的方法来保障边境的安全稳定。
  3. 簿戍制不仅是一套防御体系,也是对士兵及军需品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4. 通过研究古代的簿戍文献,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边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
  5. 在古代战争中,实施有效的簿戍制度对于防止敌人的入侵起到了关键作用。

请注意,“簿伍”一词可能有误,若需要对“簿戍”的详细解释或进一步的帮助,请告知我。

分词解释

簿

bù,bó

1 本子,册籍:~册。~记。~籍。~录。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3 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 笏。

1 古代军队的编制:一~(五人)。2 军队:入~。落~(掉队)。3 同伴的人:羞与为~。4 “五”的大写。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