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签书的简介:

qiān shū
1.签字署名。 2.官名。宋代枢密使的副官﹐掌管办理军事文书事宜。本作"签署"﹐宋人因避英宗(赵曙)讳﹐改作"签书"。

  • AI解释

签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文书处理或行政管理中的某些特定情境。根据我的信息库查询结果,《签书》在一些古典文献或者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使用,通常指的是签署文件或书籍的行为、过程,或者是某个职位名称,比如“签书官”等。但更确切的解释和应用范围需要结合具体历史时期及语境来看。

  1. 作为动词:表示签署文书的行为。
  2. 作为名词:在古代可能特指某些职位名称或某种文具、簿册的专用术语,但这一用法并不广泛且存在争议。

接下来,我将尝试创建五个句子来展示《签书》一词的潜在使用场景,尽管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造句是基于假设和推断:

  1. 作为签署行为:他慎重地签下了这份条约,确保每一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2. 作为职位名称(古代猜测性用法):“签书官”这一职务要求极高的法律素养与公正性。
  3. 与文件相关:为了正式启用新规定,所有相关的签书都必须在下周三之前完成。
  4. 艺术创作中的隐喻使用:在这幅画中,我将自己作为画家的角色比喻为一位正在签书的官员。
  5. 虚构的历史场景描述:“他拿起毛笔,沉思片刻后开始签书,在纸页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由于《签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并且其具体含义可能根据历史背景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准确含义。上述句子更多是为了展示该词语可能的使用方式和情境设定。

分词解释

qiān

1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名。~字。~到。~发。~收。~署。~押。~订。2 简要地写出意见:~注。~呈。~证。3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牙~儿。4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上作标志的东西:书~。标~。5 粗粗地缝合起来。6 用于占卜或赌博的细长竹片或细棍:~筒。求~。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