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夷的拼音、解释、组词

秉夷的简介:

bǐng yí
1.见"秉彝"。

  • AI解释

经查阅,发现“秉夷”并非一个常见的词汇或成语,在标准汉语词典中没有直接相关条目。但是,“秉”和“夷”两个字分别有明确的含义。“秉”的常见意义是指拿着、持守,也可以引申为遵循、秉持的意思;“夷”则有平定、治理之意,也指古代对东部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结合这两个词意进行理解,“秉夷”可能被解读为一种象征性的概念或表述,即以平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或者事务。但为了更加准确地解释这一词汇,我们需要更多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其确切含义。

下面提供几个基于这种理解的造句示例:

  1. 作为领导者,他秉持着秉夷的原则,努力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共处。
  2. 在解决邻里矛盾时,我们应当秉夷以公心对待彼此。
  3. 她总能以秉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4. 执政者应该秉持秉夷之心,公平公正地处理事务。
  5. 对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来说,秉持秉夷的态度是维护和谐的基础。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对“秉”、“夷”两字含义的理解而进行的创造性的使用,并非出自具体的历史文献或正式文件。如果在特定语境中有更确切的定义或使用方式,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准确解释。

分词解释

bǐng

1 拿着,持:~烛。2 掌握、主持:~正。~公。3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4 姓。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