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御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都御使的简介:

dū/dōu yù shǐ
1. 官名,都察院的长官。

  • AI解释

词语解析

都御使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名称,属于监察机构中的高级官员。在中国历史上,这一职位最早出现在元代,在明代至清代均有设置,并且有着严格的职能和权力范围。

  • 元代:在元朝时称为“按察使司”,后改为“提刑按察使”。
  • 明代:正式名称为“都御史”,简称即为“都御使”。明朝的都御使为六部之一,主要负责监察地方官员、中央各衙门以及军队等。其权力范围广泛,可以深入地方进行巡视和调查,监督各级官吏,防止贪污腐败。
  • 清代:沿用了明代的设置,但职能有所调整或缩减。

造句

  1. 在明代,都御使是监察机构的核心人物之一,负责纠察百官的行为。

  2. 都御使曾多次前往各地进行巡视,揭露了一些高官贪污受贿的事实。

  3. 明朝著名谏臣海瑞就曾任过都御使的职位,因其清廉正直而广受称赞。

  4. 清代虽然仍然设置了都御使一职,但其权力已经大不如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地方官员。

  5. 这位历史上的都御使,通过深入基层调查,揭露了大量贪腐案件,成为后人称颂的典范。

分词解释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

1 驾驶车马:~车。~者。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4 抵挡:防~。~敌。~寒。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