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候的拼音、解释、组词
烽候的简介:
fēng hòu
1.亦作"烽堠"。 2.烽火台。 3.指战火。
1.亦作"烽堠"。 2.烽火台。 3.指战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烽火台。用来侦察敌人的地方。如:「前方烽候传来备战的讯息,军队马上进入紧急状态。」
《烽候》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古代用以传递军事信息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说是通过点燃烽火来警示敌情。烽火台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军事瞭望和报警设施,在发生战争或发现敌人入侵时,边防军民会在靠近边境的烽火台上点起信号火,以此向邻近烽火台发出警报信息,从而迅速传遍整个防御体系。
详细解释
- 烽:古代用以传递军事信息的烟火信号。通常在烽火台上点燃。
- 候:观察、监视的意思。在古代指的是戍边战士负责巡逻和瞭望敌情。
造句
- 古代边疆,每个烽火台之间都设有烽候系统,一旦发现敌人入侵就立即报警。
- 在紧急情况下,烽候系统可以迅速将信息传递到千里之外的指挥部。
- 烽候不仅是一种军事防御手段,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竟然下令点燃了烽火台,让各路诸侯误以为有敌情而匆匆赶来。这一典故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笑柄。
- 烽候制度在古代起到了重要的预警作用,为边疆地区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不同的场景和情节来展示《烽候》这个词的使用方式及其历史背景。
分词解释
候
hòu
1 等待: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2 看望,问好:伺~。问~。3 时节:时~。气~。~鸟。~虫。4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儿。症~。5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