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甲不回的拼音、解释、组词

片甲不回的简介:

piàn jiǎ bù huí
一个士兵也没回来。形容全军覆没。

  • AI解释

词语“片甲不回”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意指所有的士兵都在战斗中战死或溃逃,一个都不剩。这里,“片甲”指的是盔甲的一小部分,也常用来指代士兵的兵器、武器等。“不回”则表示没有回来的意思。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场极其惨烈、几乎所有人都在战斗中阵亡或被击溃的情况。它强调的是战斗之激烈和结果的悲壮性,暗示敌方的强大与我方损失的惨重。

造句举例:

  1. 在那场激烈的战争中,我们的军队奋勇杀敌,最终片甲不回,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2. 看那战场一片狼藉,尸横遍野,真是“片甲不回”,壮烈非常!
  3. 为了保卫家园,他毅然投身军旅,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不幸片甲不回,成为了永远的烈士。
  4. 这次行动虽然艰难,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必能取得胜利,绝不会出现“片甲不回”的惨状。
  5. 历史上的每一次大败仗,都让人心生悲凉,“片甲不回”便是对那些英勇却无望的战士们最深切的怀念。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其感情色彩通常较为沉重和悲壮,适合用于描述战争或其他冲突中的极端情况。

分词解释

piàn,piān

1 平而薄的物体:卡~。名~。2 切削成薄的形状:~肉片。3 少,零星:~段(整体当中的一段)。~刻。~面。~甲不存。4 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儿开会。5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6 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药。一~新气象。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huí

1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家。2 掉转:~首(回头看)。~顾。~眸。~暧。妙手~春。3 曲折,环绕,旋转:~旋。~肠。~廊(曲折回环的走廊)。4 答复,答报:~信。~话。~绝。5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事。6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分解。7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族。~教(中国称伊斯兰教)。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