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燧的拼音、解释、组词

火燧的简介:

huǒ suì
1.引火之物。 2.古有钻燧改火之俗。因季节变换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

  • AI解释

词语《火燧》的详细解释

释义: 火燧(huǒ su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取火用的一种工具。它是由金属制成的小块,形状类似小刀片或薄片,通过在石器上刮擦摩擦产生火花,进而点燃易燃物质。

出处: 此词主要见于《周礼》等先秦文献中。古人常常使用火燧来引火,是一种早期的点火工具。

造句:

  1. 古人没有打火机,只能依靠火燧和燧石来获取火焰。
  2.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会用火燧在战场上点燃信号弹。
  3. 这件文物是古代用于取火的火燧,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4. 传说中的伏羲氏就是掌握了利用火燧生火的技艺,使得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5. 古代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钻木取火和击石产生火花来点火做饭,比如用火燧在特定岩石上刮擦就能获得火焰。

以上句子都是基于火燧的功能和历史背景进行的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