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指犯颜的拼音、解释、组词
逆指犯颜的简介:
nì zhǐ fàn yán
1.谓直言强谏者敢于违逆君王旨意,冒犯君王威严。
1.谓直言强谏者敢于违逆君王旨意,冒犯君王威严。
- AI解释
词语“逆指犯颜”通常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其含义为违背上级的意见或命令,直言劝谏,不阿谀奉承。其中,“逆指”是指违背或者违反(多用于形容意见、命令等);“犯颜”指的是敢于触犯君主或上级的威严,坚持己见,直言进谏。
该词语强调的是在面对权威时,能够保持正直和诚实的态度,尽管可能会因此受到挫折。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高尚品质。
造句:
- 在古代官场上,许多官员都因为逆指犯颜而被皇帝欣赏,因为他们敢于直言。
- 虽然他的建议可能与领导的意见相悖,但他还是选择了逆指犯颜,因为他认为这是对的。
- 小李虽然害怕得罪人,但最终还是逆指犯颜地向经理提了批评意见。
- 他为人正直,从不违心行事,即使是面对上司也是如此,敢于逆指犯颜。
- 在这次会议上,尽管许多人都不敢直言,但他依然选择了逆指犯颜的态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逆指犯颜”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较为正式和书面化,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会根据语境选用其他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逆
nì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2 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4 迎接:~旅(旅店)。5 预先:~料(预料)。
指
zhǐ
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4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5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犯
fàn
1 抵触,违反:~规。~法。~罪。~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讳。2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人。罪~。3 侵害,进攻:侵~。秋毫无~。4 触发,发作:~病。~愁。~疑。5 做错事情:~错误。
颜
yán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2 色彩:~料。五~六色。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