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私的拼音、解释、组词

赃私的简介:

zāng sī
1.贪污营私。

  • AI解释

词语“赃私”在古代汉语中特指非法获取或占有的财物,而今多用于泛指违法所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其中,“赃”指的是非法获取的钱财;“私”则强调这种所得是个人化和非公开的。它常用于描述贪污腐败、非法交易等行为。

详细解释

  1. 来源:这个词语源自古代汉语,与法律制度和社会伦理紧密相关。
  2. 用法:通常在讨论法律道德问题时使用,强调非法所得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和状态。
  3. 例句
  4. 政府部门应当坚决打击赃私行为,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
  5. 他因为受贿被控以赃私自用罪名逮捕。
  6. 在这次反腐行动中,多名高官因涉嫌贪污、赃私自用等问题被捕。
  7. 村民们强烈呼吁政府加强监管,防止党员干部出现任何违法乱纪的赃私行为。
  8. 赃私不仅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通过以上解释可以看出,“赃私”一词多用于法律和道德层面的讨论中。它强调的是非法所得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反映了对正义与公平价值的追求。

分词解释

zāng

1 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物。~款。~证。追~。退~。人~俱在。分~。

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人。~有。~见。~仇。~情。~营。~欲。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自。~刑。~货。走~。~生子。3 暗地里:~议。~奔。隐~。窃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