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额的拼音、解释、组词

赋额的简介:

fù é
1.赋税的数额。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赋额”通常指的是税务上的一个概念,即按照一定标准或规定所确定的应纳税金额。这个词较少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其他非财税相关语境之中。下面提供一些关于“赋额”的释义以及五个相关的例句。

详细解释

  1. 定义:“赋额”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是指税收征收中的一个术语,即根据法律法规、税务政策所规定或确定的具体应纳税金额。
  2. 背景来源:这个词的使用与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有关。古代官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地、人口等征税时会设定“额”,这在现代则转化为更规范和法律化的税收概念。

例句

  1. 去年公司被税务部门定下的赋额是20万元,我们尽量控制成本以确保不超过这个数额。
  2. 在新财政年度开始前,政府需要根据经济形势调整各项赋额标准。
  3. 村民们每年都需要按照县政府规定的赋额缴纳土地税。
  4. 税务局在进行税务审计时发现该公司未按规定申报赋额,要求其补缴欠款并处以罚款。
  5. 为了响应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企业主动调整成本结构以降低应纳税赋额

这些句子都是基于“赋额”作为税收术语的理解来构建的。如果需要关于其他语境中的使用或者古代含义,请进一步说明或提供具体场景。

分词解释

1 旧指田地税:田~。~税。2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3 念诗或作诗:登高~诗。4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予。~有。天~。禀~。5 古同“敷”,铺陈,分布。

é

1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头。~角(jiǎo )。2 牌匾:门~。匾~。3 规定数量:~数。~外。定~。余~。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