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法规的拼音、解释、组词

海战法规的简介:

hǎi zhàn fǎ guī
国际法关于在海上进行战争或武装冲突时,限制使用的作战手段、方法,以及保护平民、战争受难者和战斗人员的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总称。1856年在巴黎签订的《关于海战法的宣言》是第一部海战法规。

  • AI解释

海战法规》一词通常指的是国际法中关于海上军事行动和战争行为的规定,它涵盖了船舶、人员在和平时期与作战时期的法律规范。这些规则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人道主义原则,限制战争造成的伤害,并确保在冲突期间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详细解释:

  • 定义:《海战法规》是国际法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日内瓦公约》及其补充议定书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所体现。它规定了海上作战行为和和平时期的行为规范。
  • 主要内容
  • 战时对平民和非战斗人员的保护。
  • 对战争罪行的责任追究机制。
  • 海上救援行动的原则与程序。
  • 船舶国籍、标志以及航行规则的要求。

造句示例:

  1. 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通过签订新的海战法规来进一步规范海上军事行为,减少冲突对平民造成的伤害。
  2. 在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时,各国专家提出了将环境保护纳入《海战法规》的建议。
  3. 海战法规明确规定了在战争期间对于敌方舰船和人员应当遵守的基本人道主义原则。
  4. 为了确保海上航行安全与和平,相关国家正在联合起草一份新的《海战法规》。
  5. 根据海战法规的要求,所有参与冲突的船只都必须标明国籍并遵循国际导航规则。

分词解释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guī

1 画圆等的仪器:圆~。两脚~。2 法则,章程,标准:~则。法~。常~。清~戒律。3 格局,范围:~模。4 相劝:~尽力。~谏。~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勉。5 谋划:~划。~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