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蚁的拼音、解释、组词

浮蚁的简介:

fú yǐ
亦作“浮螘”。1.酒面上的浮沫。2.指浊水。3.借指酒。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酒面上的泡沫,是酒酿熟时的情形。《文选.张衡.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如蓱。」也作「蜉蚁」。

2. 酒的代称。唐.杜甫〈对雪〉诗:「金错囊垂罄,银壶酒易赊?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浮蚁》,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它可以被理解为两个词——“浮”和“蚁”的组合。在这里,“浮”是形容词或动词,意为漂浮、浮动;“蚁”指的是蚂蚁。“浮蚁”通常用来形象地描述酒面上的泡沫,特别是啤酒等气泡饮料表面的现象。

详细解释

  1. 视觉表现:“浮蚁”描绘了一种如蚁般细小、轻盈的泡沫在液体表面上浮动的样子。这种现象常见于喝啤酒时,当二氧化碳从瓶内释放出来形成一层细腻的泡沫。

  2. 文学意境:除了字面意义外,“浮蚁”一词还常用于诗文中,带有诗意和美感,表达出一种动态美或自然之趣。

  3. 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浮蚁”这一词汇并没有特别的文化象征意义。但在现代语境下,它更多地被用在描述饮品的状态上。

造句

  1. 喝酒时看到杯中的泡沫像蚂蚁一样轻盈地漂浮着,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2. 李明喜欢在寒冷的冬日里喝一杯热腾腾、表面覆盖着“浮蚁”的咖啡,觉得特别温暖舒适。
  3. 浮蚁”般的气泡为这瓶啤酒增添了额外的乐趣和活力。
  4. 朋友聚会时,小李提议用看谁能够最长久地保持杯中泡沫的状态来玩游戏,大家都非常感兴趣。
  5. 在描述一家餐厅的服务员准备一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时,可以形容其表面覆盖着一层细腻的“浮蚁”。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浮蚁”更多地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出现,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场景或用途。

分词解释

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2 表面的:~皮儿。~土。~雕。3 空虚,不切实:~夸。~华。4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5 暂时的:~记。~支。6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7 超过,多余:人~于事。8 呈现,涌现:~现。~想。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

〔蚂~〕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简称“蚁”:~封(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聚。~命(喻微贱的生命)。~民(旧时人民对官府的自称,多用于诉状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