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衍(1856-1937)的拼音、解释、组词
陈衍(1856-1937)的简介:
chén yǎn (1856-1937)
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后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诗为闽派代表作家之一,标榜“同光体”。著作有《石遗室诗话》、《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近代诗钞》等。
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后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诗为闽派代表作家之一,标榜“同光体”。著作有《石遗室诗话》、《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近代诗钞》等。
- AI解释
词语解析
陈衍(1856年—1937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诗人。他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在学识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尤其在文学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陈衍与严复、林纾等并称为“闽派经师”,是晚清民国时期重要的学术文化人物之一。
陈衍的成就:
- 诗学研究:他对于宋元以来的诗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了《石遗室诗话》、《石遗室论文丛稿》等著作,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文学史论著:《石遗室诗话》是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分析了大量古代诗歌作品,还探讨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体现了陈衍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见解。
- 教育贡献:除了研究工作外,他还长期担任厦门大学教授,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陈衍的特点:
- 学术严谨,对文字、音韵有着深刻的理解;
- 喜欢独辟蹊径,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在学界引起广泛讨论;
- 文风犀利,对于不正之风敢于直言批评。
造句
- 他的诗作深受陈衍的《石遗室诗话》影响。
- 陈衍的研究不仅局限于诗文,更扩展到了文学史领域。
- 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陈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诗人。
- 陈衍对于古代诗词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宝库。
- 他的著作《石遗室论文丛稿》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经典。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陈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