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辫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打辫子的简介:

dǎ/dá biàn zǐ
1.梳成辫子;把…编成辫子。2.用天然头发或人造头发梳打成辫子。

  • AI解释

打辫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指一种过去的社会习俗或方言表达。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尤其是在清朝,男性会将头发编成辫子(俗称“辫子”),作为其发型的一部分。在特定的语境下,“打辫子”可能指的是对这种发型的整理、调整或是其他的处理。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或广泛接受的意义。如果它是指一种行为的话,可能是比喻性的表达,指某人受到某种形式的压力或限制(类似于传统的“打结”概念),但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基于这个解释,我将尝试提供一些造句以帮助理解可能的用法:

  1. 尽管社会风气日益开放,但在某些保守的家庭中,仍然存在对年轻女孩头发束扎的传统观念,对于想要自由打扮的年轻人来说,这无异于“打辫子”,限制了她们的自我表达。

  2. 虽然现在提倡个性张扬,但一些人依然习惯按照固定模式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其实是在“打辫子”,让自己无法轻易改变或突破常规。

  3. 在传统戏剧中,“打辫子”可能指的是一个角色为了适应特定剧情而暂时改变发型的行为。

  4. 遭受社会舆论的压力后,小李决定剪掉齐腰长发,摆脱以往作为女性形象的“打辫子”,重新塑造个人魅力。

  5. 现代社会鼓励创新和多样性,但在某些领域或圈子中,仍存在无形的压力要求大家遵守既定规则,“打辫子”这种行为在这里象征着对这些压力的反抗与超越。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基于推测并进行的创造性解读,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地反映该词在实际使用中的含义。如果“打辫子”有其他特定含义或指代具体事物,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解释。

分词解释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

biàn

1 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发(fà)~。~子(a.发辫;b.像辫子的东西;c.喻把柄,如“抓~~”)。2 像辫子的东西:蒜~。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