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平的拼音、解释、组词
孤平的简介:
gū píng
1.出身寒微的士人。 2.旧诗近体诗格律上的一种禁忌。
1.出身寒微的士人。 2.旧诗近体诗格律上的一种禁忌。
- AI解释
《孤平》是古汉语中的一种说法,专用于对联、诗词格律中的声韵要求。在四声和音节的基础上,它指的是诗句中的特定位置上只有一个仄声字的情况,而这个位置周围没有其他可以平衡的平声字,从而使句子失去了一种平衡感或和谐度。
详细解释
-
孤平的位置:通常出现在五言诗中,第三字的位置称为“孤平”,因为在五言诗中,第一、二、四字通常是平声(即一、三、五不论),而第四、五个位置则是仄声。如果在第三位置使用了一个仄声字,那么就形成了所谓的“孤平”。
-
对联与诗词格律:在传统诗歌创作中,作者通常会避免形成“孤平”,以求句子的声调和谐统一。这是因为按照传统的美学观,“孤平”会让诗句显得不够和谐,甚至有单调、沉闷之感。
-
解决方法:为了避免产生“孤平”的情况,常见的做法是在第二字添加一个平声字来构成对仗或调整句式,以达到音律的均衡。例如,在五言诗中,可以通过改变句子结构为“仄平平仄平”,这样就不存在孤立的仄声字了。
造句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春水清澈碧绿得如同天空一般,坐在装饰华丽的小船上听那绵绵细雨在耳边轻弹。)
-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雨水敲打着洁白的梨花瓣,而我却关上了门窗,忘记了青春的美好时光。)
-
落叶归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秋风中落叶飘零回到地面,那些曾经的美好如今只能成为回忆,但那时的情景却令人感到无比迷茫与惆怅。)
-
风拂杨柳,独自下西楼,几多愁?(微风吹动着岸边的柳枝,我独自一人离开那座西楼,心中满是忧愁。)
-
星空下的独行者,夜色如墨,梦已远。(在星空下的孤独行者,夜晚如同浓重的墨色,梦想已经渐行渐远。)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孤平”更多被提及是在对联和古诗词创作中的术语,它并不直接用于现代汉语文本的语言使用中。
分词解释
孤
gū
1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2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3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4 古同“辜”,辜负。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