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客民的简介:

kè mín
1.外地寄寓的居民。 2.晩清下江一带"哥老会"的别称。

  • AI解释

客民》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特指外来者、流动人口或者是暂住在一个地方的人群。在中国历史和社会学研究中,“客民”通常指的是那些因政治、经济或社会原因而暂时居住在他乡的族群,或者是指长期在外工作、生活的群体。

详细解释

  • 定义客民指的是离开原居地到其他地区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
  • 特征:他们往往不是某个地区的土著居民,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务工、经商、求学等来到新的居住地。这些人群可能会在当地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或群体,并对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造句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客民涌向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2. “春节期间,许多客民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3. “作为客民文化的一个缩影,很多地方都有专门的文化节来庆祝外来人口为当地带来的独特文化和风俗习惯。”
  4.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关注客民群体的需求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
  5. “许多企业通过建设宿舍区、举办职工文化节等方式欢迎和融入当地的客民社区。”

以上是基于“客民”这一概念的解释及造句。请注意,“客民”的定义可能会根据具体语境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社会背景下所指的对象也会有所差异。

分词解释

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