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碱度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壤酸碱度的简介:
tǔ rǎng suān jiǎn dù/duó
土壤呈酸性或碱性的程度。用ph值表示。中性土壤的ph值为6.5~7.5,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ph值分别小于和大于中性土壤的ph值。ph值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不利植物生长。
土壤呈酸性或碱性的程度。用ph值表示。中性土壤的ph值为6.5~7.5,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ph值分别小于和大于中性土壤的ph值。ph值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不利植物生长。
- AI解释
词语解释: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通常指的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H⁺)浓度的一种衡量方式。它反映了土壤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并且用pH值来表示。pH值是一个从0到14的标尺,其中7代表中性,小于7表明酸性,大于7则表示碱性。
解释要点: - pH值范围: 通常在0至14之间,但土壤的实际pH值一般在3.5至9.5之间。 - 影响因素: 土壤的酸碱度受气候、地质条件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例如,降雨多的地方可能会导致土壤偏酸性;而在石灰岩地区,则更容易形成较为碱性的土壤。 - 重要性: 土壤酸碱度直接影响植物生长。不同的作物对于适宜的pH值有不同的要求。
造句
- 农民在种植番茄之前,首先测试了土壤酸碱度,确保其处于适当的范围内以促进健康生长。
- 研究表明,适度的土壤酸碱度可以增强某些矿质元素如钙和磷在植物中的吸收效率。
- 考虑到当地土壤的酸性较强,园艺师决定添加石灰来调整pH值至更适宜的水平。
- 土壤学家指出,了解并正确管理土壤酸碱度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之一。
- 为了提高果园产量,果农们定期监测和调节土壤酸碱度,以满足不同果树的需求。
分词解释
土
tǔ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壤
rǎng
1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土~。沃~。~土。2 地,与“天”相对:霄~。天~之别。3 地区,区域:~界。接~。穷乡僻~。4 古同“攘”,纷乱。5 古同“穰”,五谷丰收。
酸
suān
1 像醋的气味或味道:~菜。~溜溜。~梅。~甜。~奶。~枣。2 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分“无机酸”、“有机酸”两大类:盐~。碳~。硝~。硫~。~碱度。3 讥讽人的迂腐:穷~。寒~。4 悲痛,伤心:~楚。辛~(亦作“酸辛”)。~苦。~怆。~怀。5 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痛。腰~腿疼。
碱
jiǎn
1 含有10个分子结晶水的碳酸纳,无色晶体,用作洗涤剂,也用来中和发面中的酸味。2 化合物的一类,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电离而生成氢氧根的化合物。3 被碱质侵蚀:这堵墙都~了。
度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