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熟制的拼音、解释、组词

多熟制的简介:

duō shú zhì
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先后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有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等。多熟制是一种集约经营的种植制度,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

  • AI解释

多熟制》通常在农业领域使用,指的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在一个年度内种植多种作物或连续进行不同生长周期的农作物的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有助于充分利用资源(如光照、土壤肥力等),提高农田经济效益。

详细解释

  1. 定义多熟制是指在一个农业生产年度中,通过合理安排种植时间与季节,使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完成多种作物的轮作或连作。这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减少对某一单一作物长期依赖的风险。

  2. 优点

  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多样性。
  4. 减轻病虫害压力。
  5. 保持土壤养分均衡,避免过度利用某些资源。

  6. 实施方式:可以是连续种植(例如,水稻与小麦轮作),也可以是非连续但重叠的生长周期(如玉米在春季播种,在夏季收获之后马上种上大豆)。

造句

  1.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当地农民实行了多熟制耕作方法。
  2. 在东北地区推广多熟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3. 多熟制不仅能够增加农田的产值,还能显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
  4. 小明家采用了水稻—大豆—小麦的多熟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他们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益。
  5. 研究表明,在江南水乡实施多熟制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分词解释

duō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6 表示惊异、赞叹:~好。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9 姓。

shú,shóu

1 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饭~了。2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瓜~蒂落。3 程度深:~睡。~思(经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虑。4 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练。娴~。~习。~能生巧。5 习惯,常见,知道清楚:~人。~悉。~记(强记)。轻车~路。6 经过加工炼制的:~铁。~皮子。~石膏。~石灰。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