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廷论的简介:

tíng lùn/lún
1.在朝廷上辩论。 2.朝廷上的议论。

  • AI解释

廷论》,这个词并非一个标准的历史术语或文学用语,但我们可以推测其可能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辩论形式或文献。在古代汉语中,“廷”常指朝廷、官署,“论”则是讨论、辩论的意思。因此,《廷论》可以理解为在朝堂之上进行的正式辩论或讨论。不过,请注意这个解释是基于字面意义和历史背景推断的,并非确凿的学术定义。

根据以上推测,我们可以构造五个句子来表达与“廷论”的类似情景:

  1. 在大殿上,君主与群臣进行了激烈的廷论,最终达成了共识。
  2. 历史上著名的“廷论”事件中,各位大臣的意见截然不同,使这场辩论异常激烈。
  3.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廷论,大臣们日夜研读典籍,不断推敲辩词。
  4. 尽管意见相左,两位大臣在廷论时表现得十分尊重对方,展现出良好的风度。
  5. 廷论是古代朝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展现官员的智慧和勇气。

如果《廷论》指的是特定的历史文献或著作,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解释。

分词解释

tíng

1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 )~。宫~。~杖。~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