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之当然的拼音、解释、组词
理之当然的简介:
lǐ zhī dāng rán
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 AI解释
词语解析
“理之当然”出自汉语,是一个成语。其中,“理”指的是道理、原则;“当然”表示合乎情理或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应该如此。
该成语的整体意思是:某件事情合乎常理或者合乎情理地应当这样做,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个成语常常用来表达一种认为某件事是自然而然就应该发生的情况,不需特别强调或争论的含义。
造句示例
-
他这种做法完全符合公司的规定和伦理原则,可以说是“理之当然”。
-
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紧急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是“理之当然”的行动。
-
对于一个合格的学生来说,在考试中遵守规则是“理之当然”的事情。
-
为了公共安全,对可疑物品进行检查是“理之当然”的行为。
-
这种行为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可以说是“理之当然”。
以上造句均体现了在特定情境下某种行为或做法被认为是合乎情理和必然要发生的。
分词解释
理
lǐ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当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然
rán
1 对,是:~否。不~。不以为~。2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当~。~后。~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6 同“ 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