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干的拼音、解释、组词
舞干的简介:
wǔ gān/gàn
1.《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后遂以"舞干"指文德感化。
1.《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后遂以"舞干"指文德感化。
- AI解释
关于“舞干”的解释,实际上在古代汉语中,“舞干”并不常见,可能是对某一典故、成语或特定历史事件的理解有误。根据现有资料来看,这个词可能与舞剑、举盾有关,但较为具体的意义和用法较少被明确记载。考虑到这些情况,在没有更多具体背景的情况下,我将以更常见的“干”字含义进行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干”可以有多种意义: 1. 刀枪等兵器。 2. 水器或酒杯。 3. 与天道、原则有关的概念。
若我们将“舞干”理解为一种行为或动作,可能指的是持剑舞蹈或挥舞武器。然而,为了提供一个较为通用的解释,我们可以将“舞干”大致解读为“手持武器进行舞蹈式表演”,这通常在古代是一种展示武艺、庆祝节日或表达敬意的方式。
接下来提供五个基于这一假设意义的造句:
- 在那场盛大的庆典上,武士们手持长剑,舞动着犹如龙腾虎跃般的力量。
- 为了纪念英雄,人们模仿古代战场上的阵仗,手持武器进行舞蹈式的表演。
- 尽管身处在和平年代,村民们仍会定期举行仪式,用“舞干”的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古代的武士们常常通过“舞干”这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武艺和精神风貌。
- 在这个节日里,每个孩子都学着他们的前辈们,手持玩具剑跳起了“舞干”。
请注意,由于缺乏具体的文献支持,“舞干”的准确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上述解释及造句仅是基于一个较为常见的解读进行的构想性描述。若需了解更确切的信息,请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专业辞典。
分词解释
舞
wǔ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2 耍弄:~弊。~文弄墨。
干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