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的拼音、解释、组词

唐僧取经的简介:

táng sēng qǔ jīng
1.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宋元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曾演义其事。自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行世,"唐僧取经"遂成为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

  • AI解释

《唐僧取经》是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主要故事线索,讲述了唐朝高僧玄奘法师(化名为唐僧)为求取佛教经典,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与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从东土大唐前往遥远的西域天竺(今印度一带),最终取得真经并返回大唐的故事。这个故事弘扬了忠诚、勇敢、智慧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详细解释

  1. 唐僧:即玄奘法师,是唐朝高僧,以其西行取经而闻名。
  2. 取经:指唐僧为求得佛法精要和佛教典籍,历经艰难险阻去往天竺(印度)获取真经。

造句

  1. 在《西游记》这部古典文学作品中,讲述了唐僧取经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冒险旅程,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
  2. 《唐僧取经》的故事激励着后人,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不能放弃追求真理的道路。
  3. 就像唐僧取经一样,学习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定的目标。
  4. 唐僧取经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智慧是通过艰难险阻得来的。
  5. 《西游记》里的“唐僧取经”情节,不仅是一个寓言故事,也成了激励人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文化符号。

分词解释

táng

1 夸大,虚夸:荒~。~大无验。2 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3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4 朝代名:~代。~诗。~僧。~人。~三彩。后~。5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6 古同“螗”,指蝉。7 姓。

sēng

1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侣。~尼。~人。~众。~俗。高~。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