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缨子的简介:
yīng zǐ
1.系在衣帽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 2.像缨子的东西。多指萝卜﹑芥菜等的叶。
1.系在衣帽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 2.像缨子的东西。多指萝卜﹑芥菜等的叶。
- AI解释
《缨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文献、方言或特定的文化背景。根据已有的信息,“缨子”通常是指一种装饰品或者饰品,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物体上的末端装饰物,或是指古时官服上的一种装饰带。
以下是对“缨子”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 装饰用途:在古代服饰中,缨子常被用于装饰衣物的领口、袖口或者腰带上。它是一种精致的小部件或织物条。
- 象征意义:在某些文化背景下,“缨子”可能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比如权力、地位或是荣誉的象征。
造句
- 古代文人往往会在自己的长袍上绣制精细的缨子,以此来彰显身份与品味。
- 宫殿里摆放着一尊雕像,其衣襟上垂挂着流苏般的缨子,在风中轻轻摇曳。
- 在这次的戏曲演出中,演员们的服饰设计别出心裁,袖口上的细小缨子为整体造型增添了生动的细节。
- 考古学家在发掘一座古代墓葬时发现了一顶镶嵌着宝石的盔帽,上面系有一排精致的缨子。
- 为了参加传统节日庆典,村民们会穿上装饰有彩色缨子的传统服装,场面十分壮观。
这些解释和造句基于对“缨子”的一般理解,具体应用可能需要根据实际上下文进行调整。如果您有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信息,可以提供更多细节,以便提供更准确的解释和例句。
分词解释
缨
yīng
1 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帽~子。红~枪。~穗。2 像缨的东西:萝卜~子。3 带子,绳子:长~。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