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的拼音、解释、组词

羽檄的简介:

yǔ xí
即羽书: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 AI解释

《羽檄》一词通常指的是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文书时使用的特殊方式。在古代,为了保证军情的迅速传达,人们会将重要信件或命令书写在竹简上,并用鸟羽封住末端作为标志,以便接收者能够立即识别其为重要文件并快速采取行动。因此,“羽檄”不仅指的是具体的文书形式,更象征着紧急、重要的军事信息。

详细解释:

  1. 用途:主要用于传递战时的紧急军情或命令。
  2. 特点:以竹简书写,并用羽毛封口,以便迅速识别和处理。
  3.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时期较为常见,作为快速军事通讯的一种方式。
  4. 象征意义:除了实际的文字内容之外,“羽檄”还常常象征着紧急的军情或战事的紧急程度。

造句示例:

  1. 面对敌军逼近,他立刻召集了全部兵马,分发羽檄至各营寨,以备战事。
  2. 羽檄飞传,不到半天时间,城中的士兵已经整装待命,准备迎战来犯之敌。
  3.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羽檄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
  4. 为了防止泄露机密,所有关于战争的指令都通过加急的羽檄进行传达。
  5. 羽檄的到来让整个边疆陷入了戒备状态,所有人都严阵以待敌军可能的进攻。

分词解释

1 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2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翼。~翰(翅膀)。~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3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猎。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