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病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害病的简介:
gōng hài bìng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地区性疾病。其诊断须经严格鉴定和得到国家的正式确认。有公害的地区不一定都会出现公害病。典型的公害病有四日市哮喘、水俣病、痛痛病、慢性砷中毒等。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地区性疾病。其诊断须经严格鉴定和得到国家的正式确认。有公害的地区不一定都会出现公害病。典型的公害病有四日市哮喘、水俣病、痛痛病、慢性砷中毒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公害为病因的各种疾病。临床上指经由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和皮肤等途径,将污染物质吸收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公害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人类疾病,这些疾病与特定环境污染物有关。公害病通常是由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恶化引发的,常见类型包括水俣病(汞中毒)、骨痛病(镉中毒)等。
详细解释
- 成因:主要由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摄入被重金属或其他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导致。
- 症状表现: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种类而有所不同。例如,水俣病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步态不稳、言语不清等;镉中毒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肾功能损害等。
- 防治措施:
- 政府加强环境监管与污染治理;
- 企业应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 居民提高环保意识,注意食品安全和饮水安全。
示例句子
- 因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导致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患上了严重的镉中毒疾病。
- 在发生公害病事件后,政府迅速采取行动调查原因,并制定了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 医学研究表明,一些公害病如“痛痛病”主要由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引起。
- 环保部门提醒市民注意个人防护,减少吸入或摄入有害物质,预防公害病的发生。
-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减少公害病的出现,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害病”这一术语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分词解释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害
hài
1 有损的,与“益”相对:~虫。~鸟。2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处。祸~。灾~。为民除~。3 使受损伤:~人。损~。伤~。危~。4 发生疾病:~眼。5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羞。~怕。6 杀死:杀~。遇~。7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
病
bìng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2 缺点,错误:语~。通~。弊~。3 损害,祸害:祸国~民。4 不满,责备:诟~。5 烦躁,担忧:“郑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