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反乎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乎反乎的简介:
犹言出尔反尔。指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出尔反尔」。见「出尔反尔」条。
2. 此处所列为「出尔反尔」之典源,提供参考。 《孟子.梁惠王下》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1>曰:『戒之戒之!出乎尔2>者,反3>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解〕 (1) 曾子︰曾参(西元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时鲁国武城(约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曾点之子,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传大学为其所述;又作孝经,以其学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后世尊称为「宗圣」、「曾子」。 (2) 尔:第二人称代名词,相当于「汝」、「你」。 (3) 反:同「返」,还报。
3. 此处所列为「出尔反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孟子.梁惠王下》载,春秋时,邹国与鲁国争战,邹国人民皆不愿为国家效死,让邹穆公非常的生气与无奈。孟子告诉他说:「你的人民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当他们遭遇饥荒时,官吏们对朝廷隐瞒灾情,任由灾民流离失所,饿倒街头,现在他们当然会用这样的态度回报。曾子不是曾警惕人说:『你现在所做的事情,将会同样的回报在你身上。』若是您从此施行仁政,未来人民一定也会有相对的报答。」后来「出尔反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待你。今则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复,自相矛盾。
《出乎反乎》这一词组并非常见词汇,它似乎没有直接对应的现代汉语固定用语或成语。不过,根据字面拆解和推理,“出乎”通常指超出某种界限或者预料之外,“反乎”则可能是指与某事相反或是违反某些规则的意思。因此,“出乎反乎”可以理解为“超出预料并且违背常规”的意思。
这种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某一特定情境或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表述习惯,或者是为了强调某种观点而特意创造的词汇。它主要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结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并且与原有的规则或常规相反的情况。
基于上述理解,这里提供五个可能使用“出乎反乎”意义造句的例子:
- 尽管专家预测今年天气会比较温和,但实际情况却是出乎反乎的寒冷。
- 他原本希望新产品的市场反响热烈,结果却遭遇了完全出乎反乎的冷淡对待。
- 这次疫情的发展情况确实很复杂,其变化趋势常常让人觉得出乎反乎。
- 在这场辩论中,他的观点不仅没有被反驳,反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种结果真是出乎反乎的反转。
- 原本计划中项目应该按原定步骤推进,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出乎反乎,改变了原有的安排。
请注意,“出乎反乎”作为一个非标准用语,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引起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正式或书面表达中应谨慎使用。
分词解释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hū
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2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3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5 古同“呼”,呜呼。fǎn
1 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复。~侧。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两方面的经验。~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诉。~馈。适得其~。物极必~。3 抵制,背叛,抗拒:~霸。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常。5 回击,回过头来:~驳。~攻。~诘。~思。~躬自问。6 类推:举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