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升堂的拼音、解释、组词

入室升堂的简介:

rù shì shēng táng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升堂入室」。见「升堂入室」条。

2. 此处所列为「升堂入室」之典源,提供参考。 《论语.先进》子曰:「由1>之瑟2>,奚为3>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4>矣,未入于室5>也。」 〔注解〕 (1) 由:子路(西元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春秋鲁国卞人。性好勇、事亲孝。仕卫,死于孔悝之难。富政治长才,在孔门四科中,列于政事科。 (2) 瑟:乐器名。一种弹拨弦乐器。形状似琴,长八尺一吋,广一尺八吋,古有五十弦,后改为二十五弦,相传为庖牺所作。此指子路弹瑟的技巧。 (3) 奚为:为何,何以。 (4) 堂:厅堂。比喻光明正大之境。 (5) 室:内室。比喻精奥之处。

3. 此处所列为「升堂入室」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子路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富于政治长才,名列孔门四科中的政事科。子路的个性轻率冲动,好逞血气之勇,却又感情真挚,事亲至孝。所以孔子对这位弟子的个性是又喜爱、又责备。有次子路弹瑟,被孔子听到了,孔子觉得乐音中充满了肃杀之气,听来很不祥和,就不太高兴地说:「子由弹瑟,不合雅颂,为什么会出自我的门下?」孔子对子路的批评传到其他弟子耳中,以为孔子不喜欢子路,对待子路不免轻蔑起来。孔子知道后,又说道:「仲由的学问啊,已经有相当的成就,只是还没有达到最精奥的境地。就好像一个人从外头去进屋子,虽然登上了大厅,但尚未进入内室。」后来「升堂入室」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学问或技艺循序渐进,而达到高深的境界。

1. 比喻人的学问或技能到达高深的境界。参见「升堂入室」条。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出:「效先人入室升堂,淑诸人凿壁悬梁。」

入室升堂》是一个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朱熹所著的《近思录》,原句为“入室而不知其室之奥,升堂而不识其堂之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深入浅出、进入深层次的理解或体验。其中,“入室”比喻深入了解某一领域或学问的基础部分;“升堂”则指进一步到达更高的层面。

解释: 1. “入室”:表示进入某个领域的基础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 2. “升堂”:意味着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或者领悟。这通常涉及对原理、规律或本质的深刻认识。 3. “升堂而入室”:则形象地表达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用这个成语时,它主要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从初学者到专家的成长过程,或是某人对某个问题、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适用于描述人们在学习或研究过程中达到不同深度和层次的情况。

造句: 1. 他不仅入室学医,还通过不断实践升堂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2. 在学术会议上,她发表了一个关于量子力学的报告,已经能够做到入室升堂了。 3.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与研究,小王终于从一个初学者变成了一个能入室升堂的科学家。 4. 他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最终达到了入室升堂的地步,在团队中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 5. 在这次培训课程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入室),还逐步深入到复杂问题的研究中去(升堂)。

分词解释

1 进,由外到内:进~。~梦。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shì

1 屋子,房间,亦指家:居~。教~。会客~。温~。引狼入~。2 家,家族:皇~。女有家,男有~。3 机关团体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4 古指妻子(亦指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妻~。继~。5 刀剑的鞘。6 墓穴。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shēng

1 容量单位。2 量粮食的器具。3 向上,高起,提高:~力(亦称“举力”)。~格。~华(➊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➋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迁。~值。~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提~。

táng

1 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2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房。~兄弟。3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公~。过~。4 量词:上了一~课。一~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