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字诗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七字诗的简介:
shí qī zì shī
1.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于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佑绍圣间。
1.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于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佑绍圣间。
- AI解释
《十七字诗》是一种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也被称为“绝命诗”或“短章”,因为它通常包含17个汉字。这种形式的诗往往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常常用于表达诗人的心境或者临终遗言。
详细解释
- 十七字:指的是每首诗总共恰好由17个汉字构成。
- 结构:虽然没有固定的格律或韵脚要求,但通常包含四句。
- 主题与情感:多用于抒发个人情感、感叹人生或是表达某种志向和愿望。由于篇幅限制,往往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个人情感的直接流露。
造句示例
-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
- 风卷残云心易散,月照青松梦难留。
- 岁岁重阳今又来,人生几何忧无期?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些例子虽然不是严格按照“十七字诗”的形式创作的,但它们体现了这种诗歌风格的特点——简练、情感深厚。
分词解释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七
qī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字
zì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诗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