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镂的拼音、解释、组词
刻镂的简介:
kè lòu
雕镂;雕刻: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
雕镂;雕刻: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雕刻。《淮南子.齐俗》:「车舆极于雕琢,器用逐于刻镂。」汉.贾谊〈过秦论〉:「阴奉雕琢刻镂之好以纳其心,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
2. 极力描绘修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3. 铭记、铭刻。如:「浩瀚师恩,永远刻镂在莘莘学子心头。」
《刻镂》这个词主要涉及雕刻、刻画的意思,是古代文献中常用的一个词。它指的是在坚硬材料(如玉石、木板等)上用刀具进行精细雕琢和刻画的过程或行为。“刻”意为切割、雕琢,“镂”则是指精细的雕刻。通常用来形容手工艺人技艺高超,能够将复杂的图案或文字细致地刻画在各种材质之上。
以下是五个使用《刻镂》造句的例子:
- 古代工匠以巧夺天工之能,于一块玉上进行刻镂,最终制成一件精美绝伦的饰品。
- 书法艺术中,《刻镂》不仅是笔墨之间的游戏,更是思想与情感的传递,通过文字雕刻在宣纸上,呈现给世人一种独特的韵味。
- 在木雕技艺传承中,“刻镂”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需要匠人具备深厚的美学素养和精湛的手工技能。
- 《刻镂》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上的精美纹饰都体现了先民们高超的刻镂技艺。
- 现代社会中,“刻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雕刻工艺,也逐渐拓展到了数字艺术领域,如在电脑软件中的矢量图形设计。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刻镂》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刻
kè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5 不厚道:~毒。~薄。尖~。苛~。6 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