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仪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仪的简介:

zhōnɡ yí
1.唐称礼部郎中为中仪,员外郎为小仪。唐郑谷《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淡转中仪。"一说,指礼部员外。

  • AI解释

《中仪》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常见,根据字面意义拆解来看,“中”通常指的是中心、中间或恰当的状态,“仪”则多指礼节、仪式。因此,《中仪》可以理解为“适当的礼仪”或者“恰到好处的仪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语组合并非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在古代文献中也没有明确的用例。

考虑到词意,以下是五个造句的例子(请注意这些句子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调整):

  1. 在举办重要活动时,主办方应该注重《中仪》,确保所有环节都既庄重又不失温馨。
  2. 古人对于各种礼仪都极为重视,《中仪》不仅是外在形式的讲究,更重要的是内在心态的平和与尊重。
  3. 这次团队建设活动设计了丰富的互动环节,旨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也强调《中仪》,确保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4. 作为一名公关人员,不仅要掌握各种沟通技巧,还需要深入了解并实践《中仪》,以应对不同场合下的礼仪挑战。
  5. 当面对重要客人来访时,酒店管理人员会特别注重细节,力求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中仪》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请注意,《中仪》这个词组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读。以上造句主要是基于对“适当礼仪”的理解而创作的。

分词解释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