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调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更调的简介:

wǔ gēng/gèng tiáo/diào
1.民间曲调名。又称叹五更。一般五叠,每叠十句四十八字。唐敦煌曲子中已见。

  • AI解释

五更调》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形式,常用于演唱或吟诵。它通常在夜晚使用,尤其是到了黎明之前,从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开始唱起,一直持续至寅时(早上3点到5点)。它的名称来源于其演唱时间——“五更”,在中国古代的时间划分中,一夜分为五个更次,“一更”即相当于现在的21:00-23:00,“二更”23:00-凌晨1:00……依次类推。

五更调》的曲调优美、悠扬,歌词多为四言或八言句式,内容丰富多样。它能够表达民间的生活故事、情感体验以及哲理感悟等。有时,《五更调》也被用于祈祷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等方面。这种音乐形式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在民间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五个使用《五更调》这一词语的句子示例:

  1. 春天的夜晚,村里的老人会在庭院中唱起古老的《五更调》,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2. 五更调》的吟诵声在夜空中回荡,伴随着星辰缓缓升起,仿佛与大自然共鸣。
  3. 孩子们听着长辈讲述关于《五更调》的故事,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4. 每年的春节庙会上,《五更调》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欣赏。
  5. 在寒冷冬夜,围坐在温暖火炉旁的家庭中,共同唱响一曲《五更调》,传递着亲情与温暖。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gēng,gèng

1 改变,改换:~正。~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定(改订)。~迭(轮流更换)。~递。~番。~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2 经历:少(shào )不~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阑。~夫。~鼓。~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