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螺的拼音、解释、组词

法螺的简介:

fǎ luó
软体动物的一属,多生活在海洋中,壳圆锥形,壁厚,长约1尺,表面有很多瘤状突起。磨去尖顶的壳吹起来很响,古代做佛事时用来做乐器,所以叫法螺。渔船、航船等也用来做号角。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动物名。嵌线螺科法螺属。生活于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壳壁很厚,表面有瘤状突起。分布于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太平洋。壳高可达四十公分。

2. 用海螺壳做成的号角或乐器。古代军队用以指示进退,僧道斋醮做法事亦多用之。

3. 比喻佛法。因螺声勇猛,可以远闻,引喻佛法雄猛,广被大众。《妙法莲华经》卷一:「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4. 比喻说大话。如:「每次大伙聚在一起,他就开始大吹法螺,吹嘘他去过多少地方。」

法螺》的详细解释

法螺”在中文中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词汇,主要出现在佛教相关语境中。它指的是佛家使用的乐器之一,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用来传声报佛法、召集信徒的螺壳。这种螺壳经过特殊加工,通常由牛角或海螺制成,并且在其上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法螺在佛教仪式和经文朗诵时会经常被使用,象征着佛音传遍四方,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它的声音清越深远,常用来宣示佛法的教义以及召唤信徒来听闻教诲、参加宗教活动等。

造句

  1. 寺庙中每天早上都会响起法螺的声音,提醒着人们进入一天的精神修行时刻。
  2. 在佛陀的雕像前,法螺的声音悠扬,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纯净与和平的世界之中。
  3. 信徒们聚集在一起,伴随着法螺的声响诵读经典,感受佛法的力量。
  4. 每当法螺声响起时,它就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人们的心灵之门,引领他们进入智慧和慈悲的殿堂。
  5. 在庄严的佛教仪式中,法螺的声音与钟声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心灵深处的触动。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法螺”这一佛教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意义及其在特定情境中的作用和影响。

分词解释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luó

1 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蛳。田~。海~。~号。~钿。法~(用海螺壳做成的佛教乐器)。2 像螺壳纹理的:~纹。~旋。~钉。~母。~栓。~髻(古代妇女似螺壳的发形)。3 同“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