汹动的拼音、解释、组词

汹动的简介:

xiōng dòng
1.喧扰不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喧扰骚动。《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七》:「每将兴工,市肆汹动,公私骚然。」《聊斋志异.卷一.偷桃》:「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动,亦不闻为何语。」

词语“汹动”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可能是“汹涌”的误写或变形。因此,我将基于“汹涌”这个词进行详细的解释,并提供五个相关的造句。

详细解释:

  • 词义:“汹涌”通常用来形容水势大、波浪翻滚的样子。
  • 出处:这个词汇来源于《庄子·秋水》中的句子:“于是天门开而清风至,排云而上者,其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其中“排云而上”有类似的波浪翻滚之意。
  • 近义词:汹涌、澎湃
  • 反义词:平静

造句:

  1. 海面上的浪潮汹涌澎湃,仿佛要将一切吞没。
  2. 那条河在雨后的清晨里显得尤为汹涌,水花飞溅。
  3. 涛声汹涌的海边是他最向往的地方之一,那里有着无尽的自由与宁静。
  4. 他内心的情绪如海浪般汹涌,难以平静下来。
  5. 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双方的观点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样此消彼长。

分词解释

xiōng

1 〔~~〕a.波涛声,如“波声~~”。b.形容喧扰,如“天下~~”,“议论~~”;c.形容声势很大(含贬义),如“气势~~”,“来势~~”。2 〔~涌〕水势很大,向上涌,如“波涛~~”、“~~澎湃”。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