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驴的拼音、解释、组词
木驴的简介:
mù lǘ
1.古代一种兵车。用于攻城。 2.刑具。为装有轮轴的木架,载犯人示众并处死。 3.一种运载工具。
1.古代一种兵车。用于攻城。 2.刑具。为装有轮轴的木架,载犯人示众并处死。 3.一种运载工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钉有横木、装有轮轴的刑具。古时处决囚犯时,先把受刑人绑在木驴上,游街示众。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合拟凌迟,押付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将那厮钉木驴推上云阳,休便要断首开膛,直剁的他做一埚儿肉酱。」也称为「利子」、「驴床」。
《木驴》这个词并非广为人知,且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从字面理解,“木”指的是由木材制成或像木头一样坚硬;“驴”是一种动物,通常指代一种体型较大的家畜,用于拉车或耕作。综合这两个部分,可以推测这个词语可能指的是某种用木制材料做成的、形似驴子的装置或者道具。
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如《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与“木驴”相关联:“空城计”。其中诸葛亮使用了“木驴”作为道具,以假乱真,吓退了敌军。这个故事描述的是诸葛亮利用智慧和巧妙的策略,在没有任何士兵的情况下,成功地用装满稻草人并配以旗帜、战鼓等象征性武器的木驴,迷惑敌人,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基于这一背景信息,以下为《木驴》一词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 作为文学或历史中的虚构工具,用以制造假象,欺骗敌人。 - 在古代战争策略中,可能是一种战术道具,用来迷惑对方。
造句示例:
- 历史上诸葛亮的空城计中使用了木驴来吓退敌军。
- 这个故事中的木驴不仅仅是一头简单的动物模型,而是精心设计的战略武器。
- 小明用几个废旧物品制作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木驴”,成功地让弟弟相信里面真的有一只小猫。
- 在这次演习中,军队利用了高科技装备来模拟敌方的木驴。
- 为了参加学校的历史文化节,班上的同学决定扮演诸葛亮,并用一个特制的木驴来重现历史片段。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