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评的拼音、解释、组词
月旦评的简介:
yuè dàn píng
指品评人物或诗文字画等。
指品评人物或诗文字画等。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代许劭好品评人物,每月变更评论品题,称为月旦评。见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后用以泛称品评人物。唐˙陆龟蒙˙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袭美诗: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亦称为月旦。
1. 汉代许劭好品评人物,每月变更评论品题,称为「月旦评」。见《后汉书.卷六八.许劭传》。后用以泛称品评人物。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诗:「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也称为「月旦」。
《月旦评》的详细解释
《月旦评》,又称为“月旦品”,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评价人物品德或言行的方式。它起源于东晋时期,特别是在刘宋时期,由谢氏家族(谢玄、谢安等)所倡导。这种品评方式不仅限于政治官员的选拔和任命,还包括对士人的道德品质、才学等方面的评价与评论。
“月旦”二字原指农历每月初一,在这一天人们往往聚会讨论时事、评议人物,因而逐渐形成了以议论、评判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活动形式。“评”的含义是评断、品评。这种评价方式注重观察和分析被评者的言行举止及其背后的精神品质,并以此来决定其社会地位或仕途发展。
《月旦评》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标准的认识,还体现了士人之间的交际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变化。
5个造句
- 东晋时期,谢安与侄子谢玄共同主持的“月旦评”活动,成为当时名流品鉴人物的重要平台。
- 在古代,“月旦评”的评价结果往往对一个人的政治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虽然《月旦评》是历史上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但它反映了一种重视个人品德与能力的社会风气。
- 东晋名士谢安通过“月旦品”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带动了家族成员的发展。
- 随着时间推移,“月旦评”的概念逐渐演变,虽然形式不同但精神内核依然存在,在现代仍然可以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参考。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