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来书的简介:

lái shū
〈书〉来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寄来或送来的信。唐.杜甫〈别常征君〉诗:「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也作「来信」。

词语详解

《来书》

  • 释义: “来书”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收到对方的信件、文稿或文书。它是一个较为正式且带有敬意的说法,一般用于书面往来或正式场合。

  • 来源及使用背景: 古代中国,人们进行重要事务沟通时往往通过书信或公文的形式来表达意见和请求,因此“来书”成为一种常见的称谓。在现代汉语中,“来书”一词虽然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正式文书、学术讨论或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到。

  • 相关用语: 与“来书”相关的词语还包括“回书”(回复信件)、“答书”等,用来回应或答复收到的信息。

造句

  1. 在明清时期的官府文书中,经常可以看到官员之间互致《来书》,进行政令传达。
  2. 古代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常常通过寄送《来书》来进行思想碰撞和学问探讨。
  3. 近年来,有人专门收集并研究古代的《来书》,以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际交往方式。
  4. 小说中描述了一个文人收到远方友人的《来书》,书中详细记录了信件内容以及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5. 历史剧场景设计时,常会出现官员向皇帝呈递《来书》的情节,以此展现古代官场文化。

这些造句旨在展现“来书”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意义。

分词解释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