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礼的拼音、解释、组词

供礼的简介:

gōng/gòng lǐ
1.祭品,供品。

  • AI解释

《供礼》,这个词组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供品”或“供礼”的误写或者是某些特定文化、宗教或地方习惯中的表述。基于这一假设,“供礼”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用于祭祀或敬神的礼品或者祭品。

详细解释

  1. 供礼:主要是指在举行祭拜仪式时,用来献给神明或祖先的食物、酒水、香烛等物质物品。
  2. 用途与文化背景
  3.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宗教活动(如寺庙祈福)或其他重要的家庭礼仪中,人们往往会准备供礼来表达对天地神灵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4. 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供礼习俗,比如在道教中,常见的供礼包括各种水果、点心;而在佛教中,则以鲜花、净水为主。

造句

  1. 在春节期间,小明和他的家人准备了许多供礼来祭祀祖先。
  2. 每次去寺庙参拜之前,李阿姨都会精心挑选一份精美的供礼。
  3. 祭祀仪式上,孩子们学习如何正确地摆放和祭奠供礼。
  4. 为了确保仪式的庄重与敬意,老张仔细检查每一样准备好的供礼是否合适。
  5. 在中秋节这一天,许多家庭会准备月饼等传统供礼来庆祝丰收和团圆。

分词解释

gōng,gòng

1 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给(jǐ)。~求。~应。~需。~销。提~。~不应求。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