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干戈的拼音、解释、组词

倒置干戈的简介:

dào zhì gān gē
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把兵器收起来,不再打仗。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亦作倒载干戈。

1. 把兵器收起来,不再打仗。《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也作「倒载干戈」。

《倒置干戈》这个成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或文化词汇,但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可以理解为把武器倒立放置。在古代战争中,兵器如戈通常会被倒置来表示停止战斗、和平之意。但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倒置干戈"更多地被用于象征性表达,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需从历史典籍及文学作品中的引用来看。

根据这种解读,并结合成语字面意思的引申,我们可以推断其可能有以下寓意或用法:

  1. 停止战斗:象征着战争双方暂时停火。
  2. 和平友好:用来表达结束敌对状态,追求和平相处的愿望。

造句示例

  1. 在历史长河中,两个强国决定以倒置干戈的方式,暂时放下彼此的武器,寻求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2. 为了缓和紧张局势,两国领导人在会晤时提议进行“倒置干戈”,共同寻找长期合作的机会。
  3. 当前全球面临诸多挑战,我们期待所有国家都能秉持倒置干戈的精神,携手为人类福祉努力。
  4. 在古代,这样的和平协议常以倒置干戈的形式宣布给人民,表示双方决定放下武器,共建和平。
  5. 面对不断升级的冲突,有人呼吁采取“倒置干戈”的方式,希望通过对话和理解达成和解。

请注意,“倒置干戈”并非正式成语或俚语表达,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理解和运用。上述解释基于对字面意义及历史背景的理解进行推测。

分词解释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zhì

1 放,摆,搁:安~。布~。~放。~身。位~。~信。~评。~疑。~辩。推心~腹。~若罔闻。~之度外。2 设立,设备:装~。设~。3 购买:添~。~办。~备。~买。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

1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倒(dǎo )~。枕~待旦。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