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馘的拼音、解释、组词
俘馘的简介:
fú guó
1.亦作"俘聝"。 2.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 3.指被俘虏者。 4.俘获斩杀。
1.亦作"俘聝"。 2.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 3.指被俘虏者。 4.俘获斩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获敌而割下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郑文夫人芊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
《俘馘》一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来看,“俘”指的是战败方被捉获的人,“馘”在古代常指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战功。因此,《俘馘》可以理解为记录或者庆祝俘虏对方的胜利行为。但这个概念通常更常通过“俘获”或“擒获”等词汇来表达。
详细解释:
- 俘:在古代战争中,指被击败一方被活捉的人。
- 馘(guó):指的是古代割取战死敌人的左耳以计数战功的一种习俗。后来也泛指战功或战绩的记录和庆祝行为。
结合以上内容,《俘馘》可以理解为通过记载或展示所获得的胜利成果,即象征性地展示了战争中俘获敌方士兵的情况及其带来的荣誉。这种说法多用于古代军事文化中。
造句:
- 古代将士们在取得重要战役的胜利之后,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将《俘馘》作为庆祝战功的重要仪式。
- 历史书籍记载了这次战争中,双方的《俘馘》数量差异之大,从中可以看出两军实力悬殊的情况。
- 在一次模拟战场游戏中,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体验古代将士如何进行《俘馘》活动。
- 某个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关于古代《俘馘》仪式的文物,上面刻有记载。
- 为了纪念历史,《俘馘》这一传统虽然不复存在,但其象征意义仍然值得后人去探讨和学习。
请注意,由于“俘馘”并不属于常用词汇或成语,上述解释及造句可能需要一定想象力进行补充。
分词解释
俘
fú
1 打仗时被擒的敌人:~虏。战~。遣~。2 打仗时擒住敌人:~获。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