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段的拼音、解释、组词
体段的简介:
tǐ/tī/bèn duàn
1.身段;体态。 2.指事物的形象。 3.指字或诗文的形式﹑结构。 4.指本体。 5.犹体统;举止。
1.身段;体态。 2.指事物的形象。 3.指字或诗文的形式﹑结构。 4.指本体。 5.犹体统;举止。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体统、身分。《西游记》第二回:「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你要结识官府,先要与那衙役猫鼠同眠,你兄我弟,支不得那相公架子,拿不出那秀才体段。」
2. 规模、气象。《朱子语类.卷六.仁义礼智等名义》:「中与诚与浩然之气,固是一事,然其分各别:诚是实有此理,中是状物之体段,浩然之气只是为气而言。」
《体段》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通常我们讨论人体部分时会使用“身体部位”、“肢体”等词汇。但根据古汉语或某些特殊的语境下,“体段”可能指的是人的身材、体型、或身体的一个部分。为了更准确地解释这个词语,并提供适当的造句,我们可以假设它有以下含义:
解释
- 体型:指的是一个人的整体外貌和骨架结构。
- 肢体部分:指的是人体的某一局部(如手臂、腿)。
在古代文献中,“体段”一词可能出现在描述人物形体或身体特征时,但具体用法需结合语境来理解。
造句
- 小明觉得自己的体段偏瘦弱,决定加强锻炼。
- 医生仔细检查了病人的体段,发现他的腿部有些肿胀。
- 这位模特的体段比例完美,走起猫步来格外吸引人。
- 古代武士重视练就强大的体段,以应对战场上的挑战。
- 她穿上新买的紧身衣,觉得自己的体段显得更加修长。
请注意,由于“体段”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假设的含义进行的,具体应用时建议参考权威词典或相关语境。
分词解释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段
duàn
1 事物、时间的一节:阶~。地~。片~。~落。2 工矿企业中的行政单位:工~。机务~。3 围棋棋手等级的名称:~位。4 同“ 缎 ”,绸缎。5 同“ 锻 ”,锻炼。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