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装的拼音、解释、组词
旗装的简介:
qí zhuāng
1.旧时满族妇女的服装打扮。
1.旧时满族妇女的服装打扮。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满洲人的服装。
《旗装》,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但是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推测,“旗装”可能是指“清代女子的传统服装”,也就是清宫中女子所穿的一种特定服饰。在一些文学作品或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语来描述特定场合下的服饰装扮。
详细解释:
- 背景:旗装来源于满族的民族传统,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满族贵族将传统的袍服引入到汉族社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清代女性服装。
- 特点:一般采用直襟、大襟对开式的衣身设计;通常用布料宽大、色彩丰富,并且装饰有复杂的花纹和图案。旗装上会绣着龙凤呈祥等寓意吉祥的图案,显示出富贵、高贵的气息。
造句:
- 在那幅画里,她身穿一袭精美的旗装,在烛光下显得格外高雅。
- 那天晚上,整个宫廷都沉浸在旗装的海洋中,每一位贵妇人都身着各自精心挑选的服饰。
- 这件旗装是按照清朝的传统设计制作而成的,极具历史意义。
- 由于旗装的设计相当讲究,因此它在现代社会中经常被用作戏剧或影视作品中的服装道具。
- 对于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能够亲眼见到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旗装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请注意,“旗装”这一表述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根据具体语境有所不同。如果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使用,则其含义可能会有所变化。
分词解释
旗
qí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装
zhuāng
1 穿着的衣物:服~。便~。军~。中山~。~裹。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卸~。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整~待发。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备。~置。~甲。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乔~打扮。6 假作,故意做作:佯~。~相。~模作样。7 安置,安放:~载。~卸。8 布置,点缀:~修。~饰。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订。~帧。~裱。线~。精~。~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