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的拼音、解释、组词

史馆的简介:

shǐ guǎn
1.官修史书的官署名。北齐时设立,唐太宗时始由宰相兼领,以后沿为定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负责编修史书的机构。《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史馆,修撰四人,掌修国史。」《金瓶梅》第四九回:「不想被曹禾论劾,将学生敝同年一十四人之在史馆著,一时皆黜授外职。」

《史馆》是中国古代负责修撰、编纂和保存历史文献的机构,通常设在宫廷之中。它不仅是记录历史的重要场所,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对于历史记载和借鉴前人经验重视的程度。

详细解释:

  • 起源:在中国历史上,《史馆》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在当时的国史馆中,负责修撰官方史书。
  • 职能:史馆的主要职责是收集、整理、编纂、保存国家重要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它不仅是编撰正史的地方,也是研究历代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机构。
  • 重要性:在古代社会中,《史馆》对于维护政权合法性、总结治国经验、传承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个造句:

  1. 唐朝时,御史上书指出应加强《史馆》建设,确保国家历史文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某学者在研究宋代《史馆》时发现,当时编纂《宋史》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珍贵史料。
  3. 明代设立国子监内的经籍库和史馆,以促进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4. 清朝初期,为了更好地修撰清史,《史馆》被正式建立并逐步完善其职能范围。
  5.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史馆》的存在体现了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为现代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以上是对《史馆》这一词语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与五个例句。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词汇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shǐ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3 古代官职:刺~。御~。4 姓。

guǎn

1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旅~。~舍。2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领事~。3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照相~。4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博物~。文化~。~藏。5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