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逢春的拼音、解释、组词
枯树逢春的简介:
kū shù féng chūn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比喻绝境逢生。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比喻绝境逢生。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枯木逢春」。见「枯木逢春」条。
2. 此处所列为「枯木逢春」之典源,提供参考。 敦煌变文《山远公话》(据《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引)是日远公1>由2>(犹)如临崖枯木,再得逢春。亦似钩锢(沟涸)之鱼,蒙放却归江海。天生意气,不与凡同,骨貌神姿,世人之罕有。重声钟罄(磬),再举经题,为众宣扬。 〔注解〕 (1) 远公:指释慧远(西元334∼416),俗姓贾,东晋雁门楼烦人。初学儒家、老、庄,二十一岁往太行恒山参见道安,听讲《般若经》,遂从而出家。后入庐山住东林寺,领众修道。善于般若,并兼倡阿毗昙、戒律、禅法。因此中观、戒律、禅、教及关中胜义,都仗慧远而流播南方。曾与刘遗民等人,在阿弥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净土,故后世净土宗尊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观、僧济、法安等,另有雷次宗传其礼学。 (2) 由:通「犹」。
3. 此处所列为「枯木逢春」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山远公话》中的「是日远公由(犹)如临崖枯木,再得逢春」二句话,是描述慧远重新登上高座为众人讲经,就像干枯的树木遇上了春天,又恢复了生命力。后来「枯木逢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虽处于绝境却重获生机,或劣境忽然转好。
词语“枯树逢春”的意思是比喻失去活力或处于困境的事物,在适当的时候重新焕发生机,变得生机勃勃。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逆境中经过努力后获得转机,或者一个企业、项目在面临困难之后看到了希望。
详细解释:
- 枯树:指的是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树木。
- 逢春:指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状态。这里的“逢”字具有遇、遇到的意思。
- 整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从萧条或衰败中恢复生机的情况。
造句:
- 尽管公司的营业额在最近两年一直下滑,但这次他们引进了新的管理团队后,企业仿佛枯树逢春,迎来了转机。
- 经过了多年的默默无闻,他的作品终于得到了认可,在艺术界如枯树逢春一般绽放出新的光芒。
- 虽然小李失业已久,但他没有放弃希望。他积极参加招聘会和培训班,如今似乎枯树逢春,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 由于连年干旱,这片土地上的庄稼几乎绝收,但好在春天终于来了,枯树也迎来了新的生长机会。
- 小明生病卧床数月,现在病情好转了很多。这让他觉得仿佛自己从一株枯树中重新获得了生机,重燃了生活的热情。
这些例子都很好地展示了“枯树逢春”这一成语的适用场景和含义。
分词解释
枯
kū
1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2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树
shù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2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3 立,建立:~立。~敌。4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5 姓。
逢
féng
1 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2 迎合,巴结:~迎。~君之恶。3 姓。
春
chūn
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3 生机:大地回~。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