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拼音、解释、组词

洋务运动的简介:

yáng wù yùn dòng
旧称“同光新政”。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所进行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的活动。管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为总理衙门。奕欣、曾国藩、李鸿章等以“自强求富”为名,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工矿、运输业,又购置军舰建立了南洋、北洋海军,并派遣留学生学习外国科学技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一些客观条件。经过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朝(约十九世纪中叶)大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在英法联军之役后,深觉近代技术的重要性,而派遣留学生、制兵器等的洋务运动。但因积弊过深、财力不足而告失败。

词语解释

《洋务运动》

  • 定义: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由清政府发起的学习西方技术和文化的运动,主要发生在19世纪60至90年代。
  • 目的:初衷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增强国家实力,同时进行一些经济和社会改革,以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
  • 主要内容
  • 创办近代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
  • 建设新式海军和陆军,引进西式武器装备;
  • 创建军事学堂与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 开启一些现代教育体系的尝试。
  • 历史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篇章。它也促使了传统社会的一些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造句

  1.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创办了许多重要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2. 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开始吸收西方的知识和技术。
  3. 虽然洋务运动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最终未能实现其全面现代化的目标。
  4. 那些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学子后来成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5. 洋务派官员希望通过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技术来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

分词解释

yáng

1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2 广大,众多,丰盛:~溢。~~。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5 银元:大~。~钱。

1 事情:事~。任~。公~。特~。不识时~(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2 从事,致力:~工。~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虚。当~之急。3 追求:好(hào )高~远。4 必须,一定:~必。~须。除恶~尽。5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在中国河北省)。6 姓。

yùn

1 循序移动:~行。~动。~转(zhuàn )。2 搬送:~输。~载。~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力。~销。空~。海~。3 使用:~用。~算。~笔。~筹(制定策略)。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气。命~。幸~。国~。5 南北距离:广~百里。6 姓。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