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的拼音、解释、组词
粘虫的简介:
zhān chóng
1. 昆虫,成虫前翅中央有两个淡黄色的圆形斑纹,后翅尖与边缘黑灰色,昼伏夜出。幼虫头部褐色,背上和两侧有黄黑色纵线。蛹红褐色。是稻、麦、高粱、玉米等的主要害虫。有的地区叫“行军虫”、“剃枝虫”。
1. 昆虫,成虫前翅中央有两个淡黄色的圆形斑纹,后翅尖与边缘黑灰色,昼伏夜出。幼虫头部褐色,背上和两侧有黄黑色纵线。蛹红褐色。是稻、麦、高粱、玉米等的主要害虫。有的地区叫“行军虫”、“剃枝虫”。
- AI解释
《粘虫》是指一种对农作物具有较大危害性的昆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这种昆虫主要以幼虫阶段对多种作物造成伤害,常在玉米、高粱等禾本科植物上产卵和取食,使叶片被蚕食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或者孔洞。
粘虫又叫行军虫或飞蝗,具有较强的迁飞性。其危害性在于幼虫在取食作物时会形成密集的虫群,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甚至绝收,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
【造句】 1. 由于最近连续降雨,田地中的粘虫大量繁殖,农民们正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 种植户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作物生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粘虫等病虫害。 3. 通过生物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同时也能降低粘虫的抗药性问题。 4. 政府部门应加强农业科研工作,提高农作物品种对粘虫及其他害虫的抵抗力。 5. 科普宣传对于提升农民防虫意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粘虫等突发性病虫害防治方面。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