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的拼音、解释、组词
羊脂球的简介:
yáng/xiáng zhī qiú
短篇小说。法国莫泊桑作于1880年。普法战争中,普军占领卢昂城后,有九个“上等人”和妓女羊脂球结伴向勒阿弗尔港转移。马车途经多特镇时,一普军军官要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全部旅客都将被扣。羊脂球坚决拒绝,但因奈何不得同车人的软硬兼施,只好就范。事后,同车人却对羊脂球倍加轻蔑。
短篇小说。法国莫泊桑作于1880年。普法战争中,普军占领卢昂城后,有九个“上等人”和妓女羊脂球结伴向勒阿弗尔港转移。马车途经多特镇时,一普军军官要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全部旅客都将被扣。羊脂球坚决拒绝,但因奈何不得同车人的软硬兼施,只好就范。事后,同车人却对羊脂球倍加轻蔑。
- AI解释
《羊脂球》并不是一个词语,而是一部短篇小说的名字。这部作品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在1880年创作的著名作品。它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描述战时一列火车上的乘客各自的心态和行为,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中的自私、虚伪以及平民百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同情。
详细解释
- 作者: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法国作家,被视为短篇小说大师之一。
- 主题: 小说通过战争期间的一列火车上的乘客之间的互动,探讨了道德观念、阶级差异以及人性中的善与恶。
- 情节概要:故事围绕着一群在普法战争中逃离巴黎的贵族和富人展开。他们中包括一个名叫“羊脂球”的妓女。尽管其他乘客对她的职业抱有偏见,但当列车被德军扣押作为临时住宿时,“羊脂球”却表现出无私的帮助精神,并最终帮助一位年轻的军人逃出困境。
- 意义: 《羊脂球》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具体的情节展示了人性中既有自私与虚伪的一面,也有善良和牺牲的精神。
造句
- 这部作品《羊脂球》揭示了战争期间社会各阶层的真实面貌。
- 在《羊脂球》的故事里,“羊脂球”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妓女的代称,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 尽管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羊脂球》中的主题却具有普遍性,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引起共鸣。
- 读完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我们对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 《羊脂球》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光辉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