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靶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箭靶子的简介:
jiàn bǎ zǐ
练习射箭时用做目标的东西。
练习射箭时用做目标的东西。
- AI解释
实际上,“箭靶子”并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比喻或者方言表达。在一些地区或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箭靶子”来形象地指代那些容易被批评、指责或者攻击的对象或者是目标。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被射箭瞄准的目标物。
详细解释
- 标准用法:一般情况下,“箭靶子”这一词汇是不存在的。
- 引申义:如果非要用“箭靶子”来形容某个对象或人时,可能是比喻性的说法。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容易成为批评、指责或其他形式攻击的对象。这种用法往往带有批评和讽刺意味。
造句示例
- 这次会议中的一些人成了大家的箭靶子。
- 在网络上,一些明星成了被粉丝互相攻击的箭靶子。
- 如果你总是寻找他人的错误而不反思自己,那你就是别人眼中的箭靶子。
- 小王这次在公司里有点不顺,感觉同事们都把他当做了箭靶子。
- 作为一名新手,他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成了团队内批评和指责的箭靶子。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对可能存在的隐含意义的一种表达,并非正式语言中的标准用法。如果要准确描述某人成为攻击目标的情况,可以使用更直接、明确的说法,如“被批评的对象”、“受攻击的目标”。
分词解释
箭
jiàn
1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弓~。~镞。~头。~在弦上(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2 箭能射到的距离:一~之遥。~步。3 形容急切、迅速:归心似~。
靶
bǎ
1 练习射箭或射击用的目标:~子。~场。~标。打~。2 缰绳。3 供加速器、原子核反应堆、放射性源等发出的粒子流轰击的实物样品,用以研究核反应,获得放射性同位素或产生X射线等。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